香港玄學大廣場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熱搜: 活動 交友 discuz
查看: 1372|回復: 3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[玄學] 元朝國師劉秉忠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1#
發表於 2014-6-29 09:31:15 | 只看該作者 |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本帖最後由 someai 於 2014-6-29 09:32 編輯

元朝「一國兩制」的借鑑  

本欄早前提到,北京中軸線偏離子午線2°12'9.35",是因元朝實行「兩都巡幸制」的「一國兩制」政策而設。北京中軸線的確定者是元初精通陰陽術數的劉秉忠,他不僅根據「一國兩制」思想修建「元大都」(今北京)與「元上都」(古開平)(見圖一),還輔佐忽必烈統一中國,並提出養廉、治貪等建議,與現國家治貪反腐政策相似。

筆者研這奇人多年,其提出的「一國兩制」等思想,對現時香港的情況仍有借鑑作用。

《元史.劉秉忠傳》記載:劉秉忠(見圖二)「生而風骨秀異,志氣英爽不羈。八歲入學,日誦數百言……於書無所不讀,尤邃於《易》,及邵氏《經世書》,至於天文、地理、律曆、三式六壬遁甲之屬,無不精通。論天下事如指諸掌。」「元大都」的規劃設計者劉秉忠,是身兼儒釋道三家的學者,尤精於陰陽數術,為元世祖忽必烈統一全國和元朝典章制度的奠定做出過重大貢獻,深受元世祖忽必烈器重。

劉秉忠(西元1216至1274年),初名侃,字仲晦,元初邢州(今河北邢台縣)人,祖籍遼國瑞州(今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前衛鎮)。西元1233年,年僅十七歲的劉秉忠擔任了邢台節度使府的令史,但在1238年,他憤然辭官,到武安山(即今河北邢台與邯鄲武安、山西左權縣交界處的紫金山)中求道,不久被邢州天寧寺住持高僧虛照禪師收為徒弟,正式當了和尚,取法名子聰。後出遊雲中(今山西大同),寄居在南堂寺。

1242年,尚未當皇帝的忽必烈召燕京大慶壽寺住持海雲大師,海雲路過雲中時,聽聞劉秉忠博學多才,便邀他一同前往和林(今蒙古哈爾和林)見忽必烈。《元史.世祖本紀》卷四有記載,劉秉忠「論天下事如指諸掌,世祖大愛之」,從此便成為忽必烈身邊最敬重和信任的高參。劉秉忠一生忠心輔佐忽必烈,建言獻策,網羅人才,還設計修建兩都(「元上都」與「元大都」),建元改號等等,連元世祖忽必烈在其死後都稱讚:「秉忠事朕三十餘年,小心縝密,不避艱險,言無隱情。其陰陽數術之精占事知來,若合符契,惟朕知之。」

精易數「建築師」

西元1256年,忽必烈命時年四十歲的劉秉忠在金蓮川(今內蒙古正藍旗上都鎮東)選址修建城池。劉秉忠用了三年時間,建成一座布局合理、設計精巧的都城,並取名開平,後改為「元上都」,忽必烈即在此登上皇帝寶座。蒙古開平的設計修建,巧妙地利用河流,山脈和草原等自然條件,實現了城市建設和自然環境的完美結合,體現「天人合一」,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的規劃原則。西元1267年,劉秉忠又奉命在原燕京城(今北京)東北設計建造新的都城,至1276年基本建成,命名「元中都」,後改為「元大都」,即今北京城的前身。劉秉忠於西元1274年(五十八歲)過早去世,未能親眼看到「大都城」的模樣,但「大都城」的藍圖是以他為主規劃設計的,對後來北京城的發展產生直接影響。劉秉忠對古今北京城最大的貢獻便是確定了中軸線,明清北京城的修建即以「大都城」中軸線為基準。

「元上都」、「元大都」兩座都城的修建,不僅融入了劉秉忠的陰陽術數之學與風水之道,還蘊含其重要的政治思想。它們標誌着蒙古政權的統治中心不斷南移,並被先進的中原文化所同化,從而帶動整個社會的進步和快速發展,也為大元朝的統一奠定了政治基礎。這也是劉秉忠濟世安邦、興國富民的遠大志向的體現。

儒釋道「建築師」

劉秉忠不僅為元朝修建了兩座都城,還為元朝的發展規劃了建設藍圖。他輔佐忽必烈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和治國理念,所提出的「一國兩制」理念,養廉治貪等建議,對今天的香港具有借鑑意義,如:

一、推行「以佛治心,以儒治國」思想:西元1250年,劉秉忠向忽必烈呈《萬言書》,提出「治亂之道,系乎天而由乎人」、「以馬上取天下,不可以馬上治」等主張,極力強調文治的重要,積極推行儒家治國安邦之道。

二、諫言改元建號:蒙古政權建國初期,一直沿用「大蒙古國」國號,紀年則以十二生肖命名。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後,劉秉忠提出「採祖宗舊典,參歷代古制」的建議,提議按照中原王朝慣例,頒布年號為「中統」,含中國正統之意,開元朝皇帝使用年號之先例。1264年,又改年號為「至元」,取《易經》中「至哉坤元」之意。1271年,劉秉忠取《易經》「大哉乾元」之義,「奏建國號曰『大元』」,以推進蒙古漢化。

三、頒俸祿、定官制:蒙古建國初期,設官甚簡,且無定制,又無俸祿。忽必烈即位後,劉秉忠等人參照歷代王朝的官員制度,制定了一套新的官僚制度,並修訂了律例和曆法,為元朝政權的鞏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。

四、培養、任用賢才:劉秉忠曾許下「好把中原麟鳳,網來祥瑞皇家」的宏願,跟隨忽必烈以後,他舉薦了張文謙、張易等勤政務實型人才,並培養和帶動了一批科技人才,如王恂、郭守敬等,為天文學、地理學、數學、水利、儀器製造等方面作出巨大貢獻。

五、建議薄賦高薪、養廉治貪:劉秉忠認為,官員若沒有獎懲制度,會使清廉者不能升遷、貪污者無法降職,所以應定百官俸祿與儀杖,依法懲治貪贓枉法、濫用職權者。他還建議忽必烈儲糧就近,減稅法,禁用奢侈品,重教輕刑等。

可以說,劉秉忠不僅是精通陰陽術數、兼備儒釋道之學的易學大師,還是胸懷天下、精通治國安邦之道的政治家,稱得上是元朝建國的「建築師」。

撰文︰信報 伍懷璞

21D17004_.jpg (73.33 KB, 下載次數: 11)

21D17004_.jpg

17001.jpg (51.72 KB, 下載次數: 1)

17001.jpg

17002.jpg (86.34 KB, 下載次數: 12)

17002.jpg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2#
發表於 2014-6-29 18:25:58 | 只看該作者


古人極講究「天人合一」境界…必須使之天地人三才協調和諧…

天運加風水…還要人以德…天亨地泰…人以乾乾…則無不利也!

劉秉忠先賢…明白人心思古…每受益…佛儒之道輔以治國…實

在高明…人心不古…更難治啊!






.
3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8-5 13:41:57 | 只看該作者
2014年8月2日

伍懷璞 易經三才
北京中軸線「偏2度」之我見

本欄月前曾多期指出北京故宮的中軸線,並非正南正北向,而是偏離南北子午線2度多(2˚12'9.35"),此文反應良好,引來一些大學教授查詢,想知整個研究的來龍去脈。原本本欄盡量不深奧難明,但有鑑上因,今期則一試。最後,在此特要鳴謝朱蔭垹先生,他熱衷於測量工作,過去本欄有關故宮、天壇等準確測量學上的資料,皆由他深挖而來。

早在1991年左右,北京天文館應天壇之邀,利用現天文測量法,驗證一下皇家建築的坐向,經多次測量後,竟發現北京的天壇和故宮的中軸線是(偏離南北子午線)偏2度多,其後,很多專家開始尋法破解這謎,但也沒有找出最終公認的真相。當時,筆者是專欄作家,常發表《易經》、古天文、堪輿學等文章,並常到故宮、皇陵、天文館等地考察,經輾轉的轉介,北京文天文館在1995年來函筆者,想瞭解筆者就此事用《易經》和堪輿角度等的看法。

北京天文館的專家李恩傑在1995年給筆者來函道:「在『天壇中軸線天文測定』一文的進程中,我們走訪了北京的一些古建築學家,他們認為這項工作很有價值意義,因為在北京的皇家建築中,有很多建築主體的南北線與故宮一樣,都是向東偏離約2度(地壇建築除外),為什麼偏東2度?這裏有兩種說法:一種說法是:只有供奉佛祖、玉皇大帝的廟宇等建築才可以正南正北的走向,其他人包括貴為天子的皇上也無此殊榮,所以皇宮或平民的宅院都向東偏移;另一種說法就是我前文中提及的「搶陽」之說。到底哪種說法正確,還無法考證、確定。」

「北京天文館」專家說

因堪輿學主要是研究建築物的坐向,故筆者對此課題很感興趣,隨後,筆者親往北京天文館探訪李恩傑專家,得到其多點資料後,便認為故宮、天壇的「中軸線偏東2度多」,是風水原因(下文詳述)。

同年,北京天文館再來函邀筆者就其「古天文課題」等共同探討。原文:「伍懷璞先生鑒:你寄來的大作,已拜讀,受益匪淺,知你對《周易》的研究造詣頗深,並有所建樹,家們很是敬佩。家們這裏有個研究課題,名為:『古代天文輿傳統文化』,它的涉及面較廣,不僅與儒、釋、道有關,亦涉及《周易》,因而需與多方人士共同探討。家們覺得你的研究偏重《周易》與自然界的關係,而家們的課題則偏重於《周易》與社會。如我們雙方聯合起來,共同探討,豈不是一件很有益的事情,不知尊意如何……」自1995年這次北京天文館之邀,使筆者更熱愛古天文學和皇家建築的易理研究,才致月前一口氣翻出近二十年前的資料,寫了多篇故宮和《易經》關係的文章。

北京中軸線象徵着皇權的至高無上,自古便被認為是正南正北向,但近年科學家發現,北京中軸線實際偏離子午線2˚12'9.35",有人推測可能是元朝規劃之初測量失誤,但筆者翻研史料發現,此種推測並不可靠,據史載中國早在唐代時已能準確測量子午線,所以,北京中軸線偏離子午線2˚12'9.35",應是元朝易經大師劉秉忠有意為之。

羅盤藏「坐北向南」秘

古人選擇住宅基地或墓地都要「看風水」,特別是帝王之家。通過考證,筆者證認為劉秉忠在規劃北京城的建築布局時,肯定利用了「風水羅盤」。「羅盤」是風水學中用來勘測陰陽宅坐山朝向的一種專業工具,它的結構由內盤、中盤、外盤三盤組成,三盤是以天、地、人三盤來定論的,地盤為正針,人盤為中針,天盤為縫針。正針是羅盤三針的主針,在風水操作時所用的格龍、乘氣、布局、排水、立向等都以正針為主。正針所標示的子午方位就是地磁場的正南正北方位,所標示的二十四山,其中包括由八幹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、四維(乾、艮、巽、坤)和先天十二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。「風水羅盤」的第七層稱「七十二穿山」,是由「六十甲子」、八天干、四維卦構成,又稱「穿山七十二龍」,分布在正針二十四山之下。從「風水羅盤」的角度分析,筆者認為,北京中軸線「偏離子午線2度多」的原因,如下:

羅盤上有「分金走一線,富貴不相見」一說,意思是說房子的坐向相差一點點,那麼,能主成或敗。最危險是把建築物、房子立於「空亡」的坐向上,這樣的建築物或房子暗藏煞氣,筆者經驗,尤指以坐正北向正南最藏煞氣。其學理上的解釋為,羅盤上必有「六十甲子」的十二正位:戊子、己丑、庚寅、辛卯、壬辰、癸巳、甲午、乙未、丙申、丁酉、戊戌、己亥,適逢十二地支之正位,便直沖每山(二十四山)之中心本氣,經古人經驗得知,此十二正位皆為「空亡」位,稱「龜甲空亡」,為兇險之地,又稱其為「火坑」位。如故宮不偏分毫取坐正北,向正南,便正踏上十二正位的(坐)戊子,(向)甲午的「火坑」位,不吉也。風水指出:適逢時運低者遇上,商人用之倒閉!百姓用之催災!帝王用之敗國!故此,不論故宮和民間的坐向,也不宜用絕對的用正南、正北。

北京處「旺相寶珠」位

「風水羅盤」中,除上述方位外,其餘處在先天十二支中的二十四山(二十四干支位)被稱為「旺相」位,因它們都是「吉」位,故被稱「珠寶」位。

「正北」「正南」分別處於「穿山七十二龍」的「戊子」、「甲午」方位,這裏正是風水學中最忌諱的「龜甲空亡」、「火坑」位。風水學說認為,若逢此類坐向,主催家業退敗、破敗損丁、夫妻不和、主僕反目、久病不愈、意外頻發等。因此,「正北」、「正南」(「戊子」、「甲午」)位,低運者不能用作房屋建築的坐向。

由「風水羅盤」結構可知,「穿山七十二龍」的每條「龍」所佔角應是:五度(360被72除)。偏離「正北」、「正南」(「戊子」、「甲午」)向左右二點五度,即為一個5度範圍的「丙子」、「壬午」或「庚子」、「丙午」向,則是「旺相珠寶」位。從風水學角度看,北京中軸線是「壬山丙向」走向。所以說,元朝在修建北京城時,劉秉忠應該是根據「風水羅盤」所示吉凶,選擇了風水學中的「旺相珠寶」位,才設計使北京的中軸線偏離子午線2˚12'9.35"。

撰文︰伍懷璞

研究助理︰朱蔭垹

02D17004.jpg (93.63 KB, 下載次數: 1)

02D17004.jpg

2.jpg (85.33 KB, 下載次數: 1)

2.jpg

88888888.jpg (133.5 KB, 下載次數: 1)

88888888.jpg
4#
發表於 2017-2-25 21:55:05 | 只看該作者

子午中軸線不立…刻意立偏度?用意何解?

是三合風水或奇門風水的操作手法…分金度是也!

那麼…是穿山七十二?透地六十?還是百二分金?

坐山?向山?定什麼分金?古法是有一定標準的…

有時間…邵某將如斯重要古法學理…分列講解…

以正視聽…讓後學有宗可憑…不迷不誤也!







.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小黑屋|手機版|Archiver|【術數程式按此】

GMT+8, 2024-5-20 17:52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